「活化强积金」议案

(2022年6月15日)强积金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,就经已争议不绝,时至今日仍然好多市民都对强积金抱有「敌视」态度,我大致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:第一,强积金用途受限;第二,管理费高;第三,回报收益低。

针对强积金用途,社会曾作出过不少讨论,例如原议案提出的购买医保及民建联提出用于首次置业用途。讨论前,我们要了解强积金的原意。强积金的设立是作为市民的基本退休保障,令市民能够应付退休的日常开支。

首先,医保并没有投资保值作用,只属单纯开支,不能够为市民带来资产增值,有违退休保障原意。其次,医疗保险系单纯商业行为,市民一旦入院做手术,第二年保费就必然大增,同时医保有大量条款,你投保前曾患过某类疾病,保险公司就会撇除在保险范围外,实质作用大减。另外,政府为全港市民提供基本医疗,95%市民都使用公营医疗。当公营医疗出现问题,应该着手改善公营医疗,而不是改变强积金用途购买医保解决。因此,民建联认为用强积金购买医保并不可取。

但强积金用于首次置业则不一样。置业其实是购买基金以外的另类投资方式,属于长远投资,与退休保障并无冲突。退休后便能够利用「逆按揭」获得稳定的收入,同时减少市民上车买楼的负担,真正做到一石二鸟。只要将强积金使用限制在首次置业上,相信能防止出现拿取强积金炒楼的情况。

至于另一个问题,强积金管理费高。基金公司不论赚蚀均会收取费用,即系只会出现两个情况,「一系赚少左,一系蚀凸左」,作为一个法定强制供款制度而言,好自然市民一定会感到不公平。现时,强积金平均基金开支比率为1.39%,对比全球其他发达经济体而言系相当高。参考经合组织2020的数据,澳洲就将基金开支比上限设置在0.4%、南韩订在0.5%,甚至特区政府17年推行的强积金「预设投资策略」也设置了0.95%上限,可见强积金管理费存在大幅下调空间。

第三,也是强积金制度的成败关键,投资回报低问题。由生效起至今年3月,积金局年率化净内部回报率为3.6%,但仍未扣除1.8%的消费物价指数变动,近日更有传媒报道指有4份1的基金回报率低于1.8%通胀,可见实际回报相当低。因此,我认为今次系一个非常好的契机,让特区政府全面检讨强积金的投资组合。特别系能不能学习新加坡政府成立投资公司推出投资产品,以及学习海外私募基金投资方式,投资初创企业提升回报率呢?我相信上述方向都系值得特区政府去研究去发掘去探索。

最后,强积金制度系香港最重要的退休保障支柱,我期望借着今次动议,能够让政府正视强积金制度的问题,落实各项改善措施,让广大市民都可以有能力安享晚年。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